山西的古窑洞,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光。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高楼越建越多的今天。我们约请山西社科院的董永刚先生为我们撰文,以图对读者了解这一古老的建筑有所帮助。·编者·
(资料图)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形式,也是人类居住最原始的方式。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最吸引外国人的建筑之一。
窑洞是山西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它的产生既是先民们与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也是人类在不断改善自身生存条件这一艰难过程中的伟大创举。随着社会的进步,尽管后来有了多种居住形式,但因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其本身顽强的生命力,窑洞得以延续至今。窑洞不仅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上最早采用地下穴居形式的有非洲、中东和中国三大系统,而中国的窑洞文化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且形式多样。我国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六大区域。窑洞可说是在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及传统古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完成其定型的。
山西最早的窑洞在哪里
窑洞起源于人类最早期的“穴居”。人们为了躲避风雨的侵袭和动物猛兽的袭击,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居住,成为人类早期的居住方式。后来人们受到祖先的这一启示,就在一些山体与丘陵中开挖洞穴,装上门窗,成为我们所说的“窑洞”。
从考古发掘和现存土窑洞及现有科学研究成果三方面看,窑洞建筑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横穴发展演变而来,它的历史远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时期。早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先民就将黄土高原选为落居之地,自此后,人们便结束了迁徙无常的游猎生活。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看,山西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以及石楼岔沟、太谷白燕等几处龙山时期窑洞遗址,是山西目前发现较早的实证。而上世纪80年代发掘的山西和顺、陵川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则是开人工穴居的先声之作。如果单就穴居而言,非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莫属。
黄土地上的别样风景
窑洞为什么能在山西产生并一直保留到今天?
如果说山西的窑洞出现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这不能不说与其所依据的地理特征关系紧密。
在遥远的古代,曾经有过一段较为寒冷的黄土生成期,那时,从西伯利亚一带吹来的冷风中,飘浮着许多黄色的尘埃,逐渐降落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相当长的时期过去以后,飘落的黄色尘土堆积成厚厚的一层,构成了黄土高原。这给原始人构筑穴居住室,特别是横穴居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各种穴居住室也就应运而生。
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是制约居住形式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穴居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我国北方包括山西在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分布较为广阔的黄土区。山西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为黄土覆盖,而且多山地和河谷。从地质学的角度和黄土生成的年代分析,学术界一般将黄土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三种。其中马兰黄土从生成年代上讲时间最晚,离石黄土次之。现存黄土窑洞大多开挖于离石黄土与马兰黄土两种黄土层中。由于黄土在整个形成期间气候偏干,雨量不大,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地下水位较深等原因,从而使得土壤中的碳酸钠保留成分较多,这就使得其土壤抗风化、抗渗水,具有垂直纹理且结构均匀致密不易坍塌等特点,十分利于穴居窑洞的开挖。
黄土具有保湿、储能、隔热及自身调节小气候的功能,而在其上建造的窑洞就具有了“冬暖夏凉,保湿恒温”的独特优势,并被人类认识后加以利用,延续下来,至今仍为广大窑居者称道。而且,从经济造价及工程施工难易程度的角度看,窑洞的建造投入少、成本低、难度小,这是其他居住形式所不可企及的。山西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从山西现有的古建筑看,木结构建筑和拱券结构建筑及生土建筑的抗震效果较为理想,而生土窑洞正是完全依靠自身挖凿成型的原生黄土拱券作为自身的支撑的,这也是山西史前黄土窑洞历经数千年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
样式不一 各领风骚
山西的窑洞大致可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及独立式三种。在这三种形式里,下沉式窑洞最为原始,靠崖式次之,独立式成型最晚,也更为普通,而且这三种形式在山西都有实例。像大同、运城、长治、忻州、吕梁等地的靠崖式窑洞,晋南平陆、芮城的下沉式窑洞(地坑院)等都非常典型。从穴居到成熟的窑洞建筑,尽管绵延时间长,但这种居住文化却从未间断,足显其顽强的生命力。
窑洞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下沉式的“地坑窑”。它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再在坑中的土壁上挖洞开窑,形成独特民居。在我省平陆县就有许多这样的天井院地坑窑,当地人叫“地窨(yin去声)院”,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地窨院”以其独特的传统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陆“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再在坑壁上挖窑。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百米之外不易发现。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有首民谣称其为:“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农民在院里坡前栽种树木,地窨院被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而不相见,人声嘈杂而影踪全无,是一种十分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居住形式,成为山西村落景观中别具风情的一种类型。
“靠崖窑”就是依自然形成的土崖挖掘的窑洞,是山区和丘陵地带常见的一种窑洞。这种窑洞是依托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层,从横断面挖进去,挖成洞状,在洞壁里面抹层黄泥,安上门窗,即可住人。条件好些的,用一层砖砌在洞外面,称为“夹壳”。“靠崖窑”是窑洞中最普遍的建筑形式。
独立式窑洞也叫“券窑”,就是在无崖可靠的情况下,于平地上用土坯、砖头或石块砌成的窑洞,俗称“券窑”。砖石券成的窑洞与纯粹由黄土而建造的窑洞相比,造价要高,要讲究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券窑”是“靠崖窑”的升级版。
山西的窑洞发端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窑洞因地制宜,取材巧妙,构筑合理,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体现了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地域特征,开创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黄土文化”,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延续数千年的黄土窑洞建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片的窑洞区被抛弃。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存的古窑洞这一宝贵遗产,对于我们认识远古穴居文化、了解窑洞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